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房子是每個人生活的必需品,更有上了歲數的人會認為,養(yǎng)兒子不一定能養(yǎng)老,但是“養(yǎng)”房子卻可以養(yǎng)老。不僅僅是老年人,就連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也躲不過要買房的命運,尤其是80、90后這樣的剛需族,沒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別說理想了,就連愛情都可能守不住。買房成了每一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房價的變動也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但是我們應該都知道,樓市向來都是變幻莫測的,房價有漲就有跌,這也是房產市場的必然規(guī)律。
房子之所以被稱之為“商品房”,是因為房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既是商品又是房,既然商品的價格可以有漲有跌,那房子就也如此。有數據表明,今年中國的房產市場似乎是遭到了寒冬的突襲,像往年的“金九銀十”、“年底熱潮”等,今年也都沒有出現(xiàn),與之相反的卻出現(xiàn)了降價潮,房屋的交易量和銷售量對比往年也都有所下滑,市場上甚至出現(xiàn)了二手房降價三分之一都無人問津的現(xiàn)象,而隨著年底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開發(fā)商為了吸引購房者開始了各種形式的促銷優(yōu)惠活動。
“買漲不買跌”是大多數購房者的心理,這也是為什么房價下跌了,買房的人卻變少了的原因。如果房產市場繼續(xù)當前的狀態(tài),那么2019年房價是跌是漲,鹿死誰手還真的很難看清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房價繼續(xù)處于下跌狀態(tài),有幾類人的房產估計就算降價出售都很難找到買方。
第一類就是投資了商鋪的人,受電子商務的影響,近幾年的門店生意是越來越難做,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即使是在商業(yè)街,也很難看見人來人往的商鋪,基本上都是在強維持。一方面是因為店鋪的價格可以達到商品房的兩倍以上,首付的比例要在50%左右,并且貸款的年限只能有十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網絡購物的大范圍覆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買東西。如果房價持續(xù)下跌,投資了商鋪的人別說轉手了,就連出租都很難。
其次就是擁有多套房產的人,這類人既不是剛需族也不是炒房客,通常都是收入比較高的一群人,通過大量的購房來使自己的財產實現(xiàn)保值和增值。如果出現(xiàn)房價下跌,對這類人來說,房子就無法保證他們的利益最大化了,所以會出現(xiàn)大范圍賣房的情況,而對剛需族來說,報著“買漲不買跌”的態(tài)度,此時出現(xiàn)的拋售潮也并不會對他們造成什么影響,所以這類擁有多套房產的人就不得不降價出售來達到自己賣房的目的。
最后就是通過高杠桿來買房的炒房客,其實在炒房客的圈子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錢人,很多人都是高杠桿加六個錢包加大量撬動資金來炒房的。這類人其實是最危險的,如果出現(xiàn)房價下跌的情況,房子越來越不好賣,炒房客就會面臨大量的房產在手里轉不出去的情況,而當初用來炒房的資金很大一部分都是借來的,時間一長就要支付相應的利息。另一方面,還要擔心如果房價繼續(xù)下跌,跌破了當時買入的價錢,那炒房客可就要攤大事了,不光每個月要償還相應的月供,還要進行大量資金的周轉,一旦出現(xiàn)了斷供,還要面臨信用的危機。所以在房價下跌的初期,炒房客其實是最著急轉賣房產的一類人,為了資金的周轉,大多會選擇降價出售。